it极速网

it极速网

金川故事:在冶金炉窑一显身手的王孝华

来源:中新网甘肃  发布时间:2023-12-09 19:58  阅读量:18384   

2016年2月,王孝华由镍都实业公司以冶金炉窑专业师的特殊身份引进,现为金川电子新材料科技公司上引炉班组长。作为一名外聘工,王孝华在做大铜产业技术攻关中作出突出贡献,大家都称呼他为“王专家”。

金川故事:在冶金炉窑一显身手的王孝华

金川电子新材料在创业初期特别头疼是人员难找、不稳定、不适合等因素,企业领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专门从四川聘请了王孝华等炉窑专业师傅。之前,上引炉使用寿命几乎不到一年就要重新筑炉,严重影响生产。王孝华根据多年工作经验,积极建言献策,改进上引炉筑炉工艺并且使用更加耐高温的筑炉材料,编制新炉开炉指导作业规程,使得上引炉使用寿命增加到两年半到三年,每年节约成本近百万元。

前几年受疫情和大环境影响,磷铜球销量下滑,企业开辟新的市场,研发出高端电磁线、漆包线专供无氧铜杆。初期无氧铜杆的生产面临着种种问题,氧含量过高、铜杆硬度偏硬,王孝华负责带队,每天加班加点,通过向别人请教以及不断测试分析,硬是将这块硬骨头啃下,企业全年新产品销售上千吨,创经济效益50万元。

上引炉使用的普通结晶器牵引速度慢、效率低,岗位工人劳动强度大。王孝华通过学习及了解,引进高速结晶器,不仅提高生产效率,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。并且以引进高速结晶器为契机,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,对1.2万吨年产上引炉升级改造,把原有的两个保温炉改进为一个,减少用电成本及筑炉成本,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20万。同时对上引炉感应体进行改进,大大提高了熔化速度,与高速结晶器配合使用,达到增加产能的目的。

王孝华作为一名班组管理和专业岗位上的操作能手,在磷铜球成本核算方面,大到一公斤木炭、小到一根皮筋,他精准计算生产磷铜球所发生的费用,为产品销售价格定位提供有力数据支撑。也正是因为有了像王孝华这样的行家里手,镍都实业公司在做大铜产业的道路上行稳致远。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网友吐槽

发表

推荐阅读

图文推荐

友情链接

硬件互联旅游教育汽车房产娱乐财经电子生活

Copyright © 2002-it极速网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备案号:鲁ICP备16043915号-2

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,如作者或来源机构不同意本站转载采用,请通知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本站刊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所刊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作者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其原创性及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亦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。